close

 

霧峰林家。萊園/石某

 

P4080975.jpg

 

1893(清光緒19),林獻堂的父親林文欽

為祖母羅太夫人蓋了一座花園

 

007.jpg

 

萊園效法老萊子『彩衣娛親』而取名

圖為林獻堂的祖母羅太夫人與小小曾孫合影

 

003.jpg

 

這張圖為林獻堂的父親林文欽

林家世代武將備出,林文欽不愛習武,但性情溫和喜愛讀書

1893年一舉而中了舉人,為林家第一個舉人

 

002.jpg

 

霧峰林家在當時台灣五大家族中

唯一以文化事業聞名的世家

這一張是林獻堂先生的家族照

 

P4080872.jpg

 

木棉橋,原為木橋,因橋畔有一棵木棉而得名

 

P4080892.jpg

 

1921年改建為水泥橋,橋下為擣衣澗

 

P4080883.jpg

 

站在木棉橋上,懷想擣衣澗

流水經過了綠意

可以想像潺潺擣衣聲的情境

 

P4080890.jpg

 

這是萊園的入口,原本是一座四方亭

1921年改建為仿鐘鼓樓型的白壁圓門

 

P4080995.jpg

 

這一落五桂樓為二級古蹟

樓前曾植有五棵桂花樹,故名『五桂樓』

 

004.jpg

 

1907年,林家小姐於五桂樓桂花樹旁留影

 

001.jpg

 

林獻堂先生攝於頂厝景薰樓前(民國36)

頂厝有五堂兄弟:烈堂、澄堂、階堂、紀堂、獻堂

 

P4081002.jpg

 

飛殤醉月亭,為建在荔枝島上的涼亭

沒有桌椅,顯然是用來唱戲的戲台

 

P4081075.jpg

 

從五桂樓的二樓,往下看戲視線極佳

 

005.jpg

 

飛殤醉月亭所在地~荔枝島

以前荔枝島有很多棵荔枝樹

 

P4081108.jpg

 

由於荔枝樹盤根,幾經湖水侵蝕

所以忍痛砍除荔枝樹,而換作水泥地

 

P4081059.jpg

 

這一座虹橋本來是沒有的

過去往返戲台以舟楫交通,極為不便

乃於1932年改建成這座虹橋

 

DSC04804.jpg

 

這座碑為櫟社二十年題名埤

櫟社成立於1901年,二十年後建立了這座碑

 

006.jpg

 

霧峰林家萊園,為林獻堂先生的發跡地

林獻堂在教育、文化方面,或是民族意識的開拓上

實為後人緬懷、效法並延續的模範

圖為林獻堂先生與兒女合照

 

 這一篇以黑白照片統調

希望能夠呈現歷史閱讀的曠味

未署名的圖均來自明台高中官網,特此致謝

 

 

霧峰林家。萊園/石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人文/石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