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茶山人情味/石某

 

001P6183588.jpg  

 

余家祖先來自福建安溪

 定居在南港,一代一代傳承了下來

 

002P6183660.jpg  

 

看風捲雲舒,聽歲月濤聲

悠悠這一晃,已經過了兩百年

 

003P6183566.jpg  

 

陳秋菊抗日事件(明治29年,1896)

 有一名巡查在附近被殺,而引發了日人火燒村報復

 

004P6183747.jpg  

 

許多老厝被焚毀成灰燼,余家當時也遭到波及

 事後才重建,而有了現在的規模

 余軟大哥還是那樣的樸實無華,熱腸子娓娓地訴說著

 

006P6183789.jpg  

 

余家老厝三合院,按地形起造

 是南港茶山保存最完整的老三合院

 

007P6183806.jpg  

 

紅磚灰泥土埆厝

 老樹茶山互相輝映,景致十足迷人

 

008P6183814.jpg  

 

南港是包種茶的故鄉,早在清光緒十一年

福建安溪王水錦、魏靜時來臺,引進茶樹在南港大坑

也就是現在的舊莊一帶種植,而使南港成為包種茶的發源地

 

009P6183742.jpg  

 

南港的包種茶,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當時深坑、石碇、坪林、新店所生產的茶

 甚至要打上『南港包種茶』的標誌才能外銷

 日治時代曾被奉為台灣茶葉極品,連日本天皇都大大的稱讚

 

010P6183772.jpg  

 

如今,南港仍存在少數的茶園

 主要分布在舊莊街二段、南深路、研究院路二段

 大多維持單純的自製自營方式,每一家都很親切且純樸

 

011P6183777.jpg  

 

余家當年也是產茶大戶

 第三代的老茶農余軟大哥說

 小時候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茶

 

012P6183741.jpg  

 

茶樹的品種有青心烏龍、青心大冇武夷

 水仙大葉烏龍,余家還自製少數的

 紅心烏龍和小葉鐵觀音,而盛極一時

 

013P6183746.jpg  

 

台灣光復後,南港茶葉逐漸沒落,煤礦與磚瓦業繼而興起

 民國45年,台灣省政府指定南港為工業區

 吸引許多廠商來這裡投資設廠,茶農紛紛外出打工

 致使荒廢的茶園成了次生林

 

015P6183725.jpg  

 

舊庄如今只剩下560公頃茶園

 還不到全盛時期的六分之一

 現在,只能遙想當年茶園的盛況了

 

014P6183737.jpg  

 

這些手工炒菁用的大竹篩,已然有了歲月痕跡

 在石頭屋老厝製茶,沁透著涼意,很是舒適

 

016P6183677.jpg  

 

屋前有一棵老樟樹,200多歲

 

022P6183596.jpg  

 

枝椏上長滿附生蕨類,恰似一條飛龍在天

 

018P6183572.jpg  

 

南港早年有許多樟樹,在日治時期為了

 提煉飛機的機油,幾乎砍筏殆盡

 這株老樟樹能夠倖存至今,彌足珍貴

 

019P6183603.jpg  

020P6183604.jpg  

 

領略舊莊茶山風情

 見證南港百年古厝民宅風貌

 

023P6183681.jpg  

 

順道品茗老茶農親手為您泡製的茶

 回甘心情,有滋有味喔

 

021P6183582.jpg  

 

余軟茶園古厝老樹

 地址:舊莊街23165

 從捷運站南港搭乘小5公車

 山區隨叫隨停

 

 

茶山人情味/石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人文/石某 的頭像
    夢人文/石某

    夢人文/石某

    夢人文/石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